TOP

▶ P.0 標題
▶ P.1 漫畫情境
▶ P.2 漫畫情境
▶ P.3 漫畫情境
▶ P.4 漫畫情境
▶ P.5 漫畫情境
▶ P.6 漫畫情境
▶ P.7 漫畫情境
▶ P.8 原理教學
▶ P.9 原理教學
▶ P.10 原理教學
▶ P.11 原理教學
▶ P.12 原理教學
▶ P.13 原理教學
▶ P.14 原理教學
▶ P.A 補充說明
▶ P.B 參考資料

彗星襲月

彗星襲月

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春秋》

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1

故事發生在戰國後期,秦朝統一天下不久後,秦始皇認為六國都臣服於大秦,對於其他小地主是不放在眼裡,然而一個奏摺卻出現在秦皇的眼裡...



雖然秦皇是位暴君,但其實他一生也做了許多貢獻例如:設立中央統治規則、以法治國、鞏固國家領土完整、統一度量衡,對後世的朝代文官制度和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大圖
 提示

2

其中公文內提到交換土地的事情,秦王以五百里土地換五十里的土地,卻被婉拒因此感到非常生氣。但其實秦王想要想用詐騙的手段吞併安陵國,在這巨大的利益之下,安陵國仍然看出此計策並且拒絕以免上當。

 大圖
 提示

3

原文說道「安陵君其許寡人」,即利用大國的威勢讓只有小小土地的安陵君不敢說不。如同本頁內容,秦始皇依舊維持高姿態面對來自安陵國的使者--唐雎。

 大圖
 提示

4

唐雎解釋安陵王不願將土地換出去的原因,因為土地是先王所分封的。不願因利益而將先人過去累積的心血全部白費。



據《史記》記載,齊、楚聯合攻擊魏國,九十多歲的唐雎去見秦昭王,向秦王說明魏國對於秦國的戰略意義,於是秦王發兵解救魏國。該事件發生時間不早於公元前225年。如果史記中記載的唐雎和《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為同一人,那麼唐雎去見秦王嬴政時至少有130歲。

 大圖
 提示

5

說明天子與平民的差異,天子發怒會導致百萬具屍體倒下,血流千里。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秦王認為天選之人只要不開心,便可把世間弄得亂七八糟,而平民只不過是小石子,就算發怒也只能在原地發洩,無法改變事情。但唐睢認為是平民發怒只是凡夫俗子之怒,並非真正的勇士之怒。

 大圖
 提示

6

接下來唐睢列舉了前代三個勇士的故事:專諸為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時,天上的星光亮異常,超過月光;聶政刺殺韓相韓愧時,白色的長虹貫穿太陽;要離刺殺慶忌時,蒼鷹用翅膀敲擊宮殿。



而歷史上,秦王一生中總共被刺殺四次,最著名的是荊軻刺秦王,其餘三次為高漸離、張良、強盜事件。

 大圖
 提示

7

唐睢說自己將成為第四個勇士。如果大王逼我發怒的話,那麼,倒在地上的將是你與我兩具屍體,整個秦國都將為您穿上喪服。說完後拿劍而起,直逼秦王。最後秦王被震懾住。露出畏懼的神情,向唐睢謝罪。

 大圖
 提示

8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9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10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11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12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13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14

施工中...

 大圖
 提示

彗星大發現!

  彗星一直以來都是很奇特的天文現象,難以捉摸的軌跡、未知的內容物,而且,有哪個星體跟它一樣帶著尾巴呢!

  於是在2004年3月2日發射彗星探測船羅賽塔號前往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進行探測,使人類科學又跨出了一步。

羅賽塔號Rosetta & 菲萊登陸器Philae

  羅賽塔號與萊菲登陸器共花費兩年多完成任務,其中完成的壯舉包含首次繞行彗星以及登陸並分析出彗星其中的成分,幫助科學家評估彗星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否有關連。

彗星在世界各地的看法

  在中國古代,「彗」的本意為帚,彗星的形狀像是用甘草紮成的掃帚,所以也被稱為「掃把星」

  西方語言中的「彗星」一詞源自拉丁文的cometes,這是拉丁化的希臘文κομήτης(komētēs),而這個字的本意就是「頭髮」的意思。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是第一位使用這個字來形容他看見的「長頭髮的星星」

  中西方對於彗星的命名與描述都有點出了彗星的外型、樣貌,彗星的天文符號中,圓盤代表彗核,三段直線則是表示出彗尾。

古代過客的紀錄

從春秋時代,人們就發現彗星了。

《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而唐朝 房玄齡等人所編寫的《晉書·天文志》更是對彗星有更詳細的描述。

《晉書·天文志》「彗星所謂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

從這些紀錄來看,彗星從原本掃把星的不祥之物,逐漸有更多的認識,掃去自身不吉利的觀念。